科学防治疾病知识,科学防治疾病知识竞赛

huangp1489 2025-07-19 3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 玉米大斑病、褐斑病、炭疽病集中爆发!怎么防治?
  2. 防治立枯病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玉米大斑病、褐斑病、炭疽病集中爆发!怎么防治

玉米大斑病、褐斑病、炭疽病集中爆发!怎么防治?

怎么回事啊!事态严重了!怎么这么多玉米病害集中爆发呢!过年改茬吧!千万别再重茬种玉米了。经过1~2年改茬种植,能很好的规避一些玉米真菌等病害的发生几率。

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炭疽病多发生在瓜果蔬菜及果树果实上,玉米炭疽病不多见),都是真菌侵染致病。

科学防治疾病知识,科学防治疾病知识竞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玉米大斑病

【病原】

为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科学防治疾病知识,科学防治疾病知识竞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病状】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梢和苞叶。田间发病一般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步向上扩展。发病初期呈水渍状淡褐色小斑,后沿叶脉向两边扩展,呈黄褐色长纺锤形或梭形大斑。长5~10cm,寬1cm,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许多黑灰色霉状物。病害发生严重时,许多病斑可连成大片,造成部分叶片或全株干枯死亡

【发生特点】

科学防治疾病知识,科学防治疾病知识竞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通过气流、雨水传到玉米叶片上,条件适宜时萌发侵入致使发病。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7、8月为病害流行盛期。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2)药剂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防治。

二、玉米褐斑病

【病原】为节壶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病状】玉米褐斑病以叶梢与叶片交接处发生最多,茎秆、苞叶、叶片均可受害病斑初期为油渍状黄白色小斑点,后变褐色或紫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有时病斑连接成不规则形。病斑破裂后散出褐色粉末,即病菌的休眠孢子。

【发生特点】玉米褐斑病以褐色休眠孢子囊在病叶、病茎及土中越冬。借风等因素传播。田间湿度高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1)可选用20%***酮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一次,连喷2~3次。或戊唑醇、氰烯菊酯、丙硫菌唑、咪鲜胺等按说明倍量对水喷雾(2)适时追肥,中耕除草,促进玉米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3)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及时深翻土地。

三、炭疽病防治方法:可选用40%多丰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玉米多种病害,预防是为【上上策】,发生了病害***取治疗,只是被动的【亡羊补牢】——是为下下策!

因此,咱们先说【上上策】的预防措施。最后一部分介绍【下下策】的应对措施:

预防措施为什么好?因为【三治也不如一防的效果】

第一,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玉米健壮,叶片多,叶色黑绿,发病轻,能够【青枝绿叶,活秆成熟】的品种,相对抗病能力强。

另外,杨利华研究员指出,黄淮海区域不适合美系红轴,因为高感腐霉菌茎腐病又不耐高温热害。

此外,吉林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冯芬芬研究结果认为,玉米品种“茎秆硬度”和“根系拉力强度”强者,表现抗病,可作为抗病鉴定方法和指标。

第二,适当稀植,可以提高抗病能力。

要选择“耐密植,又耐稀植”的品种,适当稀植种植为好。

第三,播种时不要“一炮轰施肥”。

因为这样,只会造成玉米抗病能力差,且抗倒伏能力差。

第四,结合玉米的【二控八防】加配2种杀菌剂预防。

可加配80%乙蒜素+10%苯醚甲环唑或80%多菌灵。

玉米病害出现了,补救措施

喷施【80%乙蒜素+80%多菌灵+10%苯醚甲环唑】三种杀菌剂的混合液,同时加配“精兵强将”多元微肥,以促进植株健壮。

以上是一直“站在种植户立场”讲农业真科技,具有30年农技指导经验的“十星科技”团队(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为大家的解答。欢迎关注“十星科技”,欢迎留言评论。

一个简单的配方足以控制玉米上的大部分叶部病害:那就是用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混用,这个配方对于各种作物叶斑病和炭疽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价格也让农户易于接受。有些新

农药成本太高,农民接受起来会困难些。

玉米大斑病、褐斑病、炭疽病集中爆发,会造成玉米叶子严重损害,造成玉米产量明显下降。怎样防治?可从以下方面防治:

1.使用有针对的药剂防治。

玉米大斑病又名玉米条斑病、玉米煤纹病、玉米斑病、玉米枯叶病。预防10天一次,打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苯菌灵乳油,连续防治2次。发病时,打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敌菌灵可湿性粉,隔7天~10天喷药1次,共防治2次~3次。

玉米褐斑病使用戊唑醇或粉锈宁预防或治疗。

玉米炭疽病防治可选甲基硫菌灵或苯菌灵。

还有一些新的防治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效果也很好。可以在农药店选购合适的农药。

注意农药的使用浓度和打药时间,防止药害发生。

2.种植前早做好预防发病的细致准备工作

(1).选抗病品种。购买***时一定要选抗病品种。玉米发病后打药,控制效果再好,也不如不发病。即使发病,抗病品种也发病轻。

(2).土壤要深耕,有晾晒时间,有机肥要腐熟充分,有条件的尽量轮作。土壤要施足肥料,钾肥要足,但不应只施一次肥。玉米长势好,叶色浓绿,抗病能力才强。蹲苗促壮很重要。

3.种植密度要按种植要求,不能密了。透风透光不足易造成病害发生。

4.及时观察,清除病叶,早预防。

总之,科学用药,科学种植,勤管理,玉米丰收更有保障

以上建议及以下3图仅供参考。谢谢详阅。

防治立枯病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防治立枯病的最佳时机?我们先要了解一下立枯病的高发时期在决定什么时候是防治立枯病的最佳时期。

立枯病最高发的时期是水稻秧苗的离乳期,也就是大概2叶期左右。此时正处于胚乳养分消耗殆尽,水稻秧苗的根系从苗床中吸收养分的转化阶段。这个阶段苗床的ph值范围是否合理、苗床养分是否充足、通风量是否足够,都是引发立枯病发生的关键。这个阶段才是立枯病最易高发的时期。所以,在离乳期进行立枯病的防治是比较有必要的。

水稻苗床播种前需要浇2-3次透水,出苗后至离乳期期间,还会有浇水的作业过程。难免会造成苗床土的酸性损失、养分流失,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和抗逆性,增加立枯病病菌繁殖、活动以及侵扰秧苗的几率。

所以,在离乳期之前及时的对苗床调酸、撒施壮秧剂补充苗床的养分以及增加通风量,都可以有效的预防立枯病的发生。同时,还能促进秧苗的根系和地上部向有利的方向生长、培育壮秧。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水稻立枯病一般只要抓住两个最佳防治时期用药,可以有效避免立枯病对水稻秧苗的为害。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秧田期主要常发***害,尤其冷空气频繁侵入,加之田间管理不当时就会容易造成大面积流行发生危害,感病水稻秧苗出现发黄、枯死或青枯等症状。水稻立枯病由于能多种土习病菌在温湿度适宜时侵染发生,因此生产上首先喷药预防是最为经济有效,也是对立枯病防治最为关键时期之一,即通常可以在水稻落谷后覆土前喷药防治,或在水稻揭膜后及时喷药都可以很好防止水稻立枯病病菌在适宜条件下对水稻的侵染危害。通常可以按照亩用40%福·甲霜300克兑水50-100公斤,对秧田喷匀喷透。切记一定要用足水量,既能补充秧田或苗床需要的水分,同时也能有效彻底杀死土壤中立枯病病菌。另外也可以需要敌克松药剂进行苗床消毒防治。其次在秧田出现零星立枯病为害症状时,一定要及时亩用瑞苗青400-500克兑水75-100公斤混匀均匀喷施喷淋,以彻底杀死病苗及土壤中的立枯病病菌,如果发生较多的,还要及时清除病株,首次用药后5-7天在防治一次,一般连防2-3次。对秧田比较干旱的,还要加大用水量以确保防效,或可以先灌一次足水后用药,但此时用药量不减,用水量可减半使用。在秧田立枯病发生初期喷药防治时,药剂中宜加入保禾丰、昂立邦或美洲星等叶面肥配合使用效果更佳,能迅速促使感病秧苗变绿生长健壮。喷药防治时,敌克松或40%福·甲霜等药剂效果也较好,但是用量注意要比预防使用时增加剂量。

总之,水稻秧苗立枯病抓住落谷后覆土前,或揭膜后,及田间零星发生是及时用足药量,用足水量防治是最佳时期,通常也是效果最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5888.html

相关文章

心里疾病与知识,心理疾病的知识

心理疾病的种类有哪些?怎么判断身边的人会患病,再去看心理医生之前怎么开导那些患者?如何和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谈心?心理疾病的种类有哪...

疾病知识 2025-07-20 阅读2 评论0

肿瘤预防疾病知识-肿瘤预防疾病知识讲座

癌症真的可以预防吗?应该怎么预防呢?预防癌症需要做什么?癌症真的可以预防吗?应该怎么预防呢?可以。1/3的肿瘤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

疾病知识 2025-07-19 阅读2 评论0

重症疾病知识宣传,重症疾病知识宣传内容

武汉重症疾病网上申请流程?重症监护室到底有多可怕?重症疾病保险有必要买吗?2020武汉办重症流程?平安福保哪些重症疾病,平安福好不...

疾病知识 2025-07-19 阅读3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