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家鱼养殖疾病多发如何预防?
您好!很荣幸能够回答您的问题!
一、注意清塘消毒
鱼、虾、蟹、贝等一般都是春季投放苗种,春放苗种时,首先要对池塘进行清整,加高加固池埂,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一般保留10厘米左右。同时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干法清塘,亩用生石灰80千克左右,排干池水,将池底多挖些小水坑,将生石灰投入水坑内,溶化后趁热全池泼浇。带水清塘,池水深1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20公斤左右,用木桶装石灰兑水全池泼洒。生石灰消毒,重点是使池底或水体里的PH值急剧升高,杀灭水体的有害生物,同时增强池塘钙质,增强池底通透性,抑制有害气体产生。
二、注意保温及苗种消毒
早春苗种运输、投放过程中要注意保温,一般选择晴天中午,在拉网、挑选、运送的各环节,准备工作要充分,动作要轻快,防止苗种受冻受伤而发生水霉病,降低成活率。在投放苗种时,一般使用5%的食盐水杀灭其病原体。
三、冷空气来时,注意添加池水
早春季节,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对已放苗种的池塘要注意添加池水,保持池塘水质50厘米以上,以防水温变化过大,造成苗种受冻发病而死。同时,水温达8℃以上时,要适当投饵,饵料要适口宜消化,以增强苗种体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早春家鱼养殖疾病多发如何预防?
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最怕的就是疾病了,一旦出现疾病如能及时处理好那还只是影响到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的利用率这些,大不了将生产成本提高一些,如果处理不及时则很易出现血本无归的情况。那么在养殖鱼类过程中,在早春家鱼养殖中如何来预防鱼病呢?
对于这一问题,踏火根据个人的一些经验来说,早春季节里因鱼经过一冬天的消耗体质会下降很多,再加上早春气温这些变化快,因此塘里的鱼也非常易生病,因此个人建议在早春季节时可以从以下方面来预防鱼病。
- 减少水体中病源体:开春之后当水温稳定在14度以上时可以选择天气好的时候将塘里水少量换一些,之后对于鱼及水体来用药消毒和杀一次虫。要不等水温再次升高时则很易引起塘里的鱼出现健康问题,所以要先做好预防工作。
- 调好水:杀完虫之后过3天左右,再选择晴天在塘里用药来改底和培水,如果底质不肥的塘直接用芽孢之类的药物来改底、培水就可以了,如果塘的底质肥则建议先用化学药物改底后再用益生菌来培水,这样效果将会更好。
合理投喂:早春季节里对鱼投喂是否合理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操作,正常情况只要水温高于10度,一般的鱼类都可以在晴天中午少量喂一些精料给鱼吃,水温高于15度时则可以一天喂1-2餐了,这样可以促进鱼的体质,有利于减少鱼病的发生。在投喂时其量刚开始时不能过多,一定是慢慢的往上增加才行,同时也可以在饲料中拌一些益生菌来一起喂鱼。这样对于提高鱼体质也很有帮助。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要防止鱼类发生疾病,那么就要消毒,用什么消毒呢,可以用石灰粉,但是一定要控制剂量,还有鱼类发生疾病,很大的可能是因为水质不干净,所以还要及时的清理垃圾,保证水质,还有就是要控制鱼类的食量,不能太饱,就不能太饿。
早春需要预防鱼的两大疾病,气泡病和水霉病
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导致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地下水含有过和氮气,没有经过充分曝气,立即导入池中,或者是池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过多,经日光照射,产生大量氧气使得溶氧过高。这些气体一旦进入鱼只组织中,会因栓塞位置的不同而引起各种症状与病变,如呼吸困难,突眼、贫血,甚至死亡。气泡病易发生于夏季高水温期,死亡率一般低于5%,但急性病例可造成鱼苗100%的死亡率。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棉霉属。本病主要在水温较低的时候易发病,所以提高水的温度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牛羊养殖疾病防治方法?
控制牛羊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主要综合防治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充足营养供给,做到膘肥体壮;搞好牛羊舍卫生,做到冬暖夏凉;定期对牛羊舍消毒。
至少每个季度消毒一次,可用“菌毒敌”、“强氯威”、“百毒杀”等按说明对水喷洒消毒: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根据生产实际,每年应对大小牛羊用“羊四防苗” 一律肌内或皮下注射5毫升进行免疫接种,以防止羊快疫、肠毒血症、羔羊痢疾和猝疽病的发生。 羊痘疫苗不论大小,每年免疫一次,皮***射。
口蹄疫苗,每年免疫两次,肌内注射。
养殖牛各种疾病怎么处理?
1、支气管肺炎:患牛早晚咳嗽明显、流清涕、呼吸困难、体温达到40℃。
防治:加强防寒保暖,精心饲养管理。药用青霉素300-600万单位,链霉素150-300万单位,氨基比林20-30ml,混合[_a***_],一天2次,连用3-5天;紫苏、荆芥、柴胡、防风、桔梗、黄柏、麻黄、生姜各30g,党参、黄芪各40g,甘草20g、水煎取汁内服,连用2-3剂。
2、低温症因受寒潮所致,患病牛精神差食欲减,起卧困难,耳鼻下36℃以下,常衰竭而死。
防治:供给优质、易消化的饲料,加强防寒保暖,同时静注5%-20%葡萄糖液2000-3000ml,肌注10%樟脑硫酸钠20-30ml;中药熟附子60g,干姜、灰甘草各40g,研米、开水冲,稍温一次内服,连用2-3天。
3、前胃弛缓:患牛食欲时好时坏,反刍减弱或停止。
治疗:静注10%氯化钠30―500ml、VB30-50ml,105安钠加10-20ml,皮***射新斯的明20-30ml,党参、白术、陈皮、茯苓、木香各30g,麦芽、山楂、神曲各60g,煎水内服。
4、急性瘤胃膨气。因***食过多懒草等而急剧发酵产气所致,患牛腹部膨大,叩诊如鼓音。
治疗:用大蒜头个捣烂,加醋500ml内服,菜籽油250-500m内服,四氯化钠300-500ml内服,后同前胃弛缓。
5、百叶干:患牛精神萎靡,鼻镜干燥龟裂,粪便如栗、腹痛、反刍停止。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搭配喂青料、供足饮水、加强运动。药用硫酸钠500g,白糖、蜜蜂250g,对水500ml,一次口服。
养殖羊有哪些疾病?都该如何防治?
养殖羊一般会得:口蹄疫
口蹄疫防治
应严格执行检疫、消毒等预防措施,发生口蹄疫时应***取扑灭措施。
由于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复杂,尚无一种很好的疫苗用于预防接种。
家畜发生口蹄疫后,可适当***取一些治疗措施。
(1)加强护理和饲养管理。
(2)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冲洗,糜烂面上可涂以1%~2%明矾或碘酊甘油(碘7g,碘化钾5g,酒精100mL,溶解后加入甘油100mL)。也可用冰硼散撒布(冰片15g,硼砂15g,芒硝18g,研成细末)。
(3)蹄部可用3%臭药水或来苏儿洗涤,擦干后涂松 馏油或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再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粉涂在蹄部的患部。
(4)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它***性小的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以防***炎。此外也可用一些中药治疗。
积极预防和治疗家畜口蹄疫也具有公共卫生意义,人可因接触病畜,处理病畜肉品等而感染。
羊口腔炎
羊的口腔炎是一种发生在其他病状之上的病,常见于一些外伤病和中毒性以及霉菌***状,羊一般患上这病可能的途径有长期吃一些非常锋利非常尖的植物枝杈、桔柑或者误食了氨水这类强碱性的食物或水源都是有可能引发的。
2、瘤胃积食
这是一种因为瘤胃布满了大量的饲料而产生的,而这些饲料不消化,导致堆积在胃中,超出了胃的最大体积,导致整个胃发生膨胀,严重消化不良,可能发生这类情况吃的食物为***食过量的粗饲,像一些变质或发霉的饲料都是会引发这种病的。
3、瘤胃鼓气
这种有些地方的俗话就称其为胀气,胀气主要是因为羊的肚子内有草料发酵产生的气体形成的,如果不及时排出长期滞留在肚子里会出问题。
4、肠痉挛
肠痉挛多发于羊在高温下进行暴饮暴食产生的症状,而且在吃完后就喝冷水或者身体受到冷的***,比如淋雨,就会在体内形成寒气,***小腹强烈收缩,使羊非常痛苦。
扩展资料:
养羊注意事项:
一、放牧时间:放牧时间要尽量选择较为凉爽时,上午要早出早归,下午要晚出晚归。露水较大时出牧时间应稍晚,注意不能让羊吃露水草,吃了容易引起羊胀气。
二、防暑降温: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要选择林荫地放牧,以防中暑。同时***取剪毛、加强通风,以利于羊体表散热。
三、环境卫生:羊舍羊圈地面要干燥、卫生、通风。羊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并定期消毒。
四、增水补盐:夏季高温,应保持羊的饮水盆有新鲜、清洁的水并让羊自由饮用。同时每千克羊体重添加0.2克食盐,以维持羊只机体内酸碱平衡。
五、搞好驱虫:夏季母羊普遍产羔结束,可用阿维菌素驱除体内线虫及体外虱、螨、蜱、蝇蛆等寄生虫。
六、防病治病:要根据免疫程序注射羊四防、口蹄疫、羊痘等疫苗。并随时注意观察羊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情况。当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及时请兽医进行观察治疗,对病死羊的尸体要深埋或焚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