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二十八种脉象及其代表病证
- 2、沉细脉是什么意思?
- 3、脉搏细速的病因是什么?
- 4、中医如何从脉象看疾病?
二十八种脉象及其代表病证
代表病证:寒证(迟而有力为寒实证,迟而无力为虚寒证);邪热内结(如伤寒阳明,燥热内结证)。缓脉 脉象:一息四至,来去和缓。代表病证:缓脉多为平人之脉;若脉缓而无力,多主湿病及脾胃气虚。涩脉 脉象:往来艰涩,细而迟钝,如雨沾沙或轻刀刮竹。
牢脉,大而弦实,浮中二候,坚积内病,伏梁为病,息贲可定,肝家血积,阴寒痞癖,奔豚为患,疝瘕痛甚。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胀满蛊疾,北方水竭,阳消命绝。芤脉,草名绝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失血,心血丧血,相搏阴伤,肝血不藏,脾血不摄,便红火炎,精漏。
滑脉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往来之间有一种回旋前进的感觉,可以理解为流利脉。 临床意义: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滑脉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人的孕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滑者阴气有余也。痰饮、食滞皆为阴邪内盛,气实血涌,鼓动脉气故脉滑。
中医中较为常见的二十八种脉象包括:浮脉:常表示风寒表证。沉脉:可能表示体内有湿热。迟脉:可能是阳气不足。数脉:提示有热证或心火旺盛。滑脉:常见于湿热、痰湿或气血旺盛的状况。涩脉:常与血瘀有关。虚脉:通常表示气血不足。实脉:表示体内有实邪或气滞血瘀。长脉:常表示阳气偏盛或气血旺盛。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二十八脉确实代表了二十八种不同的脉象。这些脉象包括:浮脉:轻按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沉脉:轻按不显,重按始得。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数脉: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涩脉: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匀。
沉细脉是什么意思?
1、脉沉细是指在摸脉的时候,如果是把手指轻轻的放在病人的脉上面,几乎摸不到脉的搏动,必须要使用一定的力气向下按,才能够摸到脉,而且脉体比较细,像一根细线样,这是沉细脉的主要特点。
2、脉沉细为一种脉象,是指脉位较正常脉深且脉道狭窄。脉沉细的脉搏感觉沉重,有一种“沉”的感觉,同时又很细弱,没有力量。这种脉搏特征通常被认为是阴虚的表现。在中医理论中,脉沉细的出现可能与阴虚相关,阴虚是指阴气不足或阴阳失调。阴虚常常伴随着一些症状,如口干、咽干、五心烦热、盗汗等。
3、沉细脉是指人体脉搏有节奏地缓慢流动,节律稳定且持续时间长。这种脉搏常常出现在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下,例如睡眠或冥想时。沉细脉也常见于一些慢性疾病,例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一些中医学家认为,沉细脉可能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所致。沉细脉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脉象。
4、脉沉细在中医诊断学当中认为是气血不足的一种症状,因为人体的脉象之所以能够在双侧的腕部摸到,是因为人体血液被人体的气所鼓动而形成的一种规律性的脉搏。脉的大小还有宽窄以及所在位置是浮脉还是沉脉,它总体呈现脉象的这种类型都是由气和血这两方面所决定的。
5、脉沉是主里证,证明病邪淤于体内,是里证的表现,另外也是脏腑气血虚弱的表现。沉脉要看有力而无力,这也是虚证的表现。细脉是脉体整个来说比正常人要细,甚至跟线一样的细脉,表示是虚症,也可以是阴虚或者血虚导致的。
脉搏细速的病因是什么?
脉搏细速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心动过速所引起,以下是具体分析:中医角度: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因诸病而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虚不能充盈脉道,导致脉体细小软弱无力。此外,湿邪阻压脉道也可见细脉。
脉搏细速主要是由于心动过速所引起,细是中医里的概念,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因诸病而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虚不能充盈脉道,则脉体细小软弱无力。湿邪阻压脉道,也可见细脉。引起脉搏细速的疾病有等渗性脱水、肠梗阻、化脓性盆腔血栓静脉炎、损伤性休克等。
贫血:由于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心脏会加速跳动以维持足够的氧气供应,可能出现脉搏细速的现象。 低血压:血压过低时,心脏会加速工作以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脉搏细速是其中一种表现。 心律失常:心脏跳动的节律或速率异常,可能导致脉搏细速。
脉细数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贫血、情绪压力或者疲劳过度等因素导致的。当身体处于某种不健康状态时,血液循环系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在脉搏上表现出来。 脉细数的临床意义:在中医诊断中,脉细数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依据。
中医如何从脉象看疾病?
如肝硬化的脉:快、小、硬、沉。套入脉理为精亏、气虚、火多、里即病在内脏,两关微浮一些为气火位于肝胃。感冒的脉:大、浮、硬、快。套入脉理为气旺、病表、火多、精亏。通过掌握这些脉象特征,中医可以准确判断疾病并***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细脉是脉搏按之如线,起落明显。细脉多见于虚证,常见于阴虚、血虚证。阴血亏虚无法充盈脉道,或者湿邪阻塞脉道,都会导致脉细小。细脉也可见于湿病,湿邪阻滞脉道,使得脉象显得细小。浮脉是指轻按可得,重按则减弱。其特点是脉搏位置表浅。
中医的脉象辩证主要通过脉位、脉力、脉率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以下是对脉浮和脉沉等脉象的辩证说明: 脉浮 病位判断:脉浮通常表示病位在机表,即疾病多发生在体表或浅层组织。 具体辩证: 浮紧脉:主外感寒邪之表寒证,表明体内有寒邪侵袭,导致体表气血凝滞。
脉象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观察脉象的形态、力量、频率等特征,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病情变化。以下是一些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浮脉:轻取即得,如水漂木,轻取不应手,重按始得。浮脉多见于外感病证,即表证。若久病、失血见此脉则为逆证。沉脉:一息不足四至,为寒证、阳虚之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9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