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速记理解记忆心界和心脏搏动,循环系统心脏视诊触诊汇总
1、速记理解记忆心界和心脏搏动,循环系统心脏视诊触诊的要点如下:心尖搏动 位置: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0厘米。 表现:心室收缩时的有力冲击,直径约05厘米。心前区搏动 位置:胸骨左缘第34肋间。 特点:强烈且持久,是右心室肥厚的标志。 常见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
2、了解心脏的搏动和心界对于医学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心尖搏动表现为心室收缩时的有力冲击,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0厘米,直径约0-5厘米。心前区搏动则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强烈且持久,是右心室肥厚的标志,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
3、心包摩擦感触诊,位置在左三四,要求患者前倾坐位并屏住呼吸。 心脏叩诊:确定左心界(心尖搏动点开始,向上四个肋间隙)和右心界(从第四肋间隙开始,向上三个肋间隙),并制作心界轮廓表。 听诊心脏:分为一般情况、瓣膜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4、视诊:是指观察心脏的搏动点,以及心前区和各瓣膜区,有无异常活动;触诊:触诊是通过手指的小鱼际,触摸了解到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是否有震颤存在,还要通过两个手指的指尖,寻找心尖搏动点的位置。
5、心脏视诊时,被检者一般取仰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胸部,光线来源于左侧。视诊的内容包括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检查者观察心前区隆起和心尖搏动时需蹲下,两眼与被检者的胸廓平齐,双眼视线与心前区呈切线方向。
很重要的知识点: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检查
1、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
2、急性心力衰竭 - 早期表现:左心功能减退的早期迹象包括疲劳、运动耐力下降、心率增加15-20次/分。随后可能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症状。体格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双肺底部湿啰音、干啰音和哮鸣音。
3、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重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晚上突然憋醒,需快速坐起,30分钟或更长时间才能缓解。端坐呼吸及急性肺水肿:端坐呼吸:患者平卧几分钟后感到呼吸困难,需坐起来呼吸。
4、- 左心衰:呼吸困难(劳力性、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和乏力是主要症状。查体发现左心室增大、肺部啰音等。- 右心衰:慢性持续性淤血引起的各脏器功能改变。患者可出现水肿、颈静脉充盈、肝大和压痛等。- 舒张性心力衰竭: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
5、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左心衰:以肺淤血和心排量降低为主要表现,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缺氧缺血表现等;体征包括肺部湿性啰音、心脏扩大等。右心衰: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症状包括消化道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等;体征包括水肿、颈静脉征、肝脾肿大等。
6、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长期咳嗽: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咳嗽症状,这是由于肺部疾病导致的常见表现。呼吸不畅: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或躺下时,症状可能更加明显。这是由于心肺功能受损,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心包积液: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
1、恶性心包积液:恶性肿瘤的信号,心包穿刺与抗肿瘤治疗并行。放射相关心包积液:与放疗相关,可能发展为慢性并发症。伤后综合症的识别/:心脏损伤后综合征需排除其他病因,如发热、胸痛、心包摩擦音和CRP升高等,至少两项症状指向心包炎或心肌梗后炎。
2、心包积液征的医学知识点趣记如下:心尖搏动变化: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位于心浊音界的左缘内侧,甚至触摸不到,这是Ewart征的一个重要信号。左肩胛骨区域变化:在左肩胛骨区域,由于肺部受到积液的压迫,会出现浊音,并伴随着支气管呼吸音的变化,这是Ewart征的直观体现。
3、简单来说,Ewart征并不仅仅是Ewart征,它涵盖了心包积液对周围器官的影响,特别是对左肺和左肩胛骨的影响。首先,让我们深入了解Ewart征。当你在体检中发现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位于心浊音界的左缘内侧,甚至触摸不到时(B),这可能就是Ewart征的信号。
4、【答案】:C 分析: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困难,与支气管、肺受压及肺淤血有关。掌握“急性心包炎”知识点。
5、今天我们来讲结核性心包炎的知识点。结核性心包炎临床表现 症状:(1)胸痛 (2)呼吸困难 (3)因心包积液压迫气管和食管而产生干咳、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8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