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儿科重点汇总(4节-3)
重度营养不良:热卡从40~60kcal(1636~2504kJ)/(kgd)、蛋白质5~2g/(kgd)、脂肪1g/(kgd)开始,首先满足患儿基础代谢需要,以后逐渐增加,按中度营养不良同样步骤调整。促进消化 给予各种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等)以助消化。
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约53μmol/L(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71~205μmol/L(10~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凡登白试验呈间接反应。尿中胆红素阴性,粪内胆色素增多。
-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期,科学的早期教育能有效促进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发展。
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儿科护士长 工作***。
四)存在的不足 过去的一年,在病房条件与工作环境的限制下,虽然在服务质量上顺利走过,但满意度较多的卫生欠佳的问题还存在,陪人的管理也是重点。
基础护理 喂养 母乳喂养:按需哺乳(通常2-3小时一次),确保正确衔乳姿势,避免乳头皲裂。配方奶喂养:按说明冲泡,定时定量(约每3-4小时一次),喂后拍嗝。观察摄入量:每天6-8片湿尿布,体重稳步增长(前3个月每月增重约600-1000克)。
儿科知识点总结
1、下面是儿科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胎儿期: 受精卵形成到出生40周。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婴儿期:出生到1岁。幼儿期:1岁到满3岁。学龄前期:3岁至6~7岁。学龄期:6~7岁到青春期。
2、新生儿的分类方法、特点及护理知识点比较零散,不容易掌握,现在对知识点梳理总结 。新生儿的分类方法目前分别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及出生后周龄等方面对新生儿进行分类。按胎龄分类(1)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
3、通常***用左手腕、掌、指骨正位X片来了解和判断小儿的骨骼发育年龄。婴儿早期可***用膝部X线片 年长儿摄左手及腕部X线片,了解其发育情况。(考点)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 10岁时出全,共10个,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小儿的年龄加1。
4、第四节知识点比较零散,并且比较重要,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与单纯性肥胖重点提示,现在对知识点梳理总结!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简称营养不良,是因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其临床特征为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常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功能紊乱。
5、第四节知识点比较零散,并且比较重要,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鉴别,现在对知识点梳理总结!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
6、[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二季(冬末春初)最为常见。[发病年龄] 好发于儿童,尤以6个月~5岁多发,自六十年代后开展麻疹疫苗接种以来,发病年龄后移,成人也可见到。[转归预后] 若出疹顺利,则预后良好;反之,邪毒炽盛,正不胜邪,可引起逆证、险证。
儿科重点汇总(4节-2)
肌注维生素D320万~30万IU,一般1次即可,1个月后随访若明显好转,改预防量口服维持,若好转不明显,可再肌注1次(重点)。(3)补充钙剂:口服或肌注维生素D之前一般不需先服钙剂,但3个月以内小婴儿或有过手足抽搐搦症病史者,肌注前宜先服钙剂2~3日,肌注后再继续服至2周(提醒)。
个月大的宝宝如果出现转圈圈的行为(比如躺着时用脚蹬地使身体旋转,或被家长抱着转圈玩耍),需根据具体场景分析可能的影响: 自主身体旋转(如蹬腿转圈)正常发育表现:这个月龄的宝宝开始发展躯干力量和肢体协调性,偶然的旋转可能是探索运动能力的自然行为,通常无碍。
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正常人血清胆红素含量4~17μmol /L(0.2~0.8mg/dl),若超过27~32μmol/L(5~0mg/dl)即出现黄疸。但新生儿皮肤[_a***_]丰富,色泽红润,血清胆红素含量达53~64μmol/L(3~4mg/dl)时肉眼才能辨出黄疸。
新手爸爸需要掌握哪些科学育儿知识?
1、新生儿基础护理 喂养 母乳/配方奶:母乳是首选,按需喂养(每天8-12次);配方奶需按说明冲泡,注意奶瓶消毒。拍嗝:每次喂奶后竖抱宝宝,轻拍背部防胀气。喂养量:新生儿胃容量小(初生几天约5-7ml/次),逐渐增加。睡眠 安全睡眠:仰卧姿势,避免柔软床品、玩具,室温保持20-24℃。
2、生长发育监测:定期监测宝宝的身高、体重和头围,了解其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掌握基本的儿童发展里程碑,如翻身、坐立、爬行和走路的时间点。情感交流:学习如何与宝宝建立情感联系,通过眼神交流、抚摸和语言来增进亲子关系。了解宝宝的情绪表达方式,并学会如何安抚和应对宝宝的情绪变化。
3、产前准备 学习育儿知识:提前阅读育儿书籍、参加准爸爸课程(如新生儿护理、哺乳支持、急救知识),了解婴儿发育阶段和常见问题。参与孕期:陪伴侣产检、一起准备待产包、布置婴儿房,让她感受到支持。了解分娩过程(如呼吸法、无痛分娩选项),避免临产时慌乱。
4、新生儿护理 & 基础育儿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AAP)权威医学指南,涵盖0-5岁孩子的健康、喂养、睡眠、疾病护理等,科学可靠。《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提倡亲密育儿理念,关注母婴情感联结、背奶、哄睡等实际问题。
5、作为新手爸爸,在孩子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方面:安全: 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确保家中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是安全的,比如使用安全门栏防止孩子进入危险区域,将所有尖锐物品、小物件和有毒物质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此外,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也是非常必要的。
2018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及试题(10)
1、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及试题(10)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在考试中常出现的疾病。小儿腹泻 概念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本症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2、患者,女性,23岁。诊断为“甲型肝炎”收住入院。护士护理患者穿过的隔离衣,被视为清洁部位的是[1分][1分]A.衣领 B.袖口 C.腰部以上 D.腰部以下 E.胸部以上 参考答案:A 1患者,男性,64岁。
3、E.15~18ml 参考答案:D 血培养标本一般取血量为5ml,怀疑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应取血10~15ml,以提高培养阳性率。
4、护士资格考试专业实务知识点:频发早搏的心律失常患者,不可饮用浓茶的目的主要是避免 A.影响铁的摄入 B.过多液体的摄入 C.过多***的摄入 D.过多K+的摄入 E.过多ca2+的摄入 答案:C 解析:某***甲等医院icu,共有10张床位。
幼儿卫生学必背知识点
幼儿卫生学必背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是了解婴幼儿身体状况的基础,包括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特点、生长速率等。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如接种疫苗、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环境卫生维护等。
幼儿卫生学的必背知识点涵盖广泛,涉及婴幼儿生理特点、疾病预防、饮食与营养需求、个人卫生习惯、安全与事故预防、心理健康、睡眠与休息、运动与发育、口腔卫生、牙齿保健及皮肤护理等。这些内容对于确保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每天扫地,扫地前先洒水 (2)常擦桌椅和门窗 (3)不乱扔纸屑果皮 (4)不随地吐痰 (5)桌椅摆放整齐 (6)注意通风换气 2维护公共卫生应做到哪些? (1)清扫室内外环境 (2)不随吐痰 (3)不乱丢纸屑果皮 (4)不随地大小便 (5)不在墙壁桌椅上乱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