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见危重证护理——剧痛护理(腹部剧痛)
1、④ 情志护理:剧烈的腹痛使病人心情痛苦、急躁紧张,要安慰病人,稳定情绪,在病情有变化时要耐心解释,解除其思想负担,并避免精神***。
2、疼痛是机体遭受某些伤害、***所引起的,可发生在机体的任何部位,头部剧痛、腹部剧痛是危重病证中常可能出现的症状,如果疼痛剧烈,病情危重,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对疼痛病人要认真进行辨证护理。 头部剧痛 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会于头。
3、包括:基础护理技能,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健康评估,护理程序及护理专业技术,健康教育以及适量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包括:法律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人际沟通知识,其他与临床疾病高度相关的知识模块将以各类常见疾病为背景进行考查。
“痛风”中医的五种证型,治疗方药和日常护理大全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主要证型:以湿热瘀阻证型为主。治疗原则:清热利湿、活血消肿。常用方剂:四妙散和当归拈痛汤加减。中成药选择:可选用四妙丸、湿热痹颗粒、痛风舒片、新癀片等。缓解期的治疗 若仍以湿热证为主:可继续选用急性发作期的治则方药。
2、溼痹稽留型:急性期不愈,溼热流注,关节痹阻,红肿胀痛,痛风石、尿结石生成,治以清化溼热,活血散结。宣痹汤加艾叶、全虫、生草乌、生半夏各10克,生南星15克。
3、寒湿痹阻证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通络 推荐方药:乌头汤加减。
4、〈1〉湿热痹:关节肿胀,疼痛,痛处掀红灼热,其痛剧烈,夜间痛甚,口干,心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或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方药:防己12克、滑石15克、薏苡仁15克、杏仁10克、蚕砂15克、半夏12克、赤小豆15克、连翘15克、山栀12克。
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内容简介
《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内容简介如下:主要内容:本书重点介绍了内、外、妇、儿等专业领域的82种中医常见病症的护理常规。内容涵盖了定义、病因、辨证分型、症状观察要点、症状护理、饮食护理、中药使用护理、情志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方面。定义与病因:详细解释了各种病症的特征和成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书重点介绍了内、外、妇、儿等专业领域的82种中医常见病症(证)的定义、病因、辨证分型、症状观察要点、症状护理、饮食护理、中药使用护理、情志护理和健康宣教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了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还深入探讨了不同病症的具体护理方法。
中医护理方法:针对各种病症,提供了中医特色的护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多种中医护理手段。养生保健知识:除了病症防治和护理,还包含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中医方法进行自我保健,提升生活质量。
一般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等,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身心舒适。中医传统护理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法、刮痧法、熏洗法、热熨法等,这些技术具有独特的疗效,广泛应用于中医护理中。
定期随访,如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1月3月6月1年2年门诊复查。 胃癌胃癌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病因不明确,与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前病变、遗传和基因等因素有关。
疳证迁延日久,脾胃功能日趋衰败,津液消亡,气血两亏,因而出现一派虚象。病至此时,已由脾虚而发展至全身,五脏皆虚,易于产生种种兼证。病至晚期,亦可因阴竭阳绝而卒然虚脱。一般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糖类、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当乳贵有时,食贵有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