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别人产生愧疚是什么心理?
这种心理属于以自己为中心,所有人都必须围着你转,无论你做这件事情是对还是错,都必须要让别人去感觉,是别人做错,而不是你去做错了。
总觉得别人欠你,想让别人对你产生歉疚,是因为你缺乏安全感,你希望别人都护着你,宠着你,对你有求必应,这种感觉是特别不好,应该要端正调整自己的心态。
为何总觉得自己愧疚?
总觉得自己愧疚是因为啥?
首先是对谁有愧疚?比如爸妈把孩子一个个拉扯大成家了在外忙于工作,照顾小家等等。很少回家看望爸妈,两位大人也知道儿子在外不容易,自己没有给孩子打好根基,只报喜不报忧。等有一天爸妈走了。真的感到愧疚。
愧疚是因为惧怕,惧怕是自己感觉弱小的表现,因为不公平,不等价,你欠了不想欠之人的债务。
这种情况首先要明确对那个亲人的伤害大吗?造成的后果及影响如何呢?
其次需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和时间,找个两边都比较尊重的第三者进行调和,可以一起吃个饭,说说,冰释前嫌等等,愧疚感就会消失了。
首先说感到内疚的人是善良的,同时又反应出你具有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贵品质,值得称赞,其次内疚是意识到错误的体现,像那种十恶不赦的人哪里懂得内疚。
别想太多,每件事都会有它该有结局!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 可能现在工作或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给你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感觉心理烦恼,需要调节。 适当调整工作与休息的时间,定好锻炼身体的时间,经常散散心,放松绷紧的神经,你就会忘掉烦恼。
愧疚感一般来自我们内心较高的道德标准。具有高度愧疚感的人一般具有惩罚性的良心。
道德标准是我们潜意识中塑造的“父母”形象,当我们的表现没有符合社会期望时,就会用内疚来惩罚我们。这样的惩罚性的内部形象,在精神分析领域一般称作“良心”。当良心具有很强的控制力的时候,一般被称为惩罚性良心。
比如夫妻俩,在恋爱时海誓山盟,结婚后因家庭锁事,就必然产生一些意见相佐,就得瞒着爱人,撒一些善意的谎言。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等过一段时间后,心里就产生一些愧疚感,又没法解,只能自己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实话实说,对爱人更好点。
心里老是有那种莫名的负罪感和愧疚感,咋回事?
罪疚感和愧疚感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现实中确实做了违反普遍道德和伤害他人的事情;二是根本没有做违反道德和伤害他人的事情,依然感到内疚,这就是神经症性内疚。
第一种情况:做了违反普遍道德和伤害他人的事情,这通常都浮现在人的意识层面。换句话说,就是你做过什么事情心里是清楚的,有记忆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减轻罪疚感的方法就拿出勇气弥补和道歉。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第二种情况:根本没有做违反道德和伤害他人的事情,你依然感到内疚。这种情况通常有三种来源:
⑴ 你内心有攻击他人的潜意识幻想,而后因攻击幻想而自我惩罚,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你对正当的要求说不出口。为什么要攻击别人呢?有可能是他人(通常是父母,不局限于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伤害了孩子,例如语言暴力、躯体暴力和长期的分离带来的丧失体验,孩子从而对父母产生恨意,希望父母死去或者攻击和羞辱父母,而你又为自己的这种幻想感到害怕和恐惧。例如,孝道观念的束缚。
⑵ 你没有从心理上和父母(通常是父母,不局限于父母)分离。父母对你期待很高,把他们的愿望寄托在你身上,而你的表现总是不太令他们满意,他们就表现出不悦、痛苦、乃至愤怒情绪,渐渐地你为你没有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感到内疚,从而不敢提出自己正当的要求或者不敢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要求。这通常和父母的人格有很大关系,是他们把你当作了他们自体的延伸,精神上***了你,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可能和你所描述的情况有点接近。这就是要你在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心理界限,学着表达你的情绪和需求,当父母让你做你非常不愿意的事情时要勇敢地表达出来,慢慢来积累这种和父母分离的经验。
⑶ 有时在儿童时期发生了一件惨痛的事情,本来和你没有什么关系,而你却认为对此负有责任﹝孩子的情感是不符合逻辑的,完全凭借感觉和体验形成认知﹞,压抑了这件事情(想不起来)。你感到有罪,故而感到不配拥有美好。
如果是以上情况,难以通过具体的方法难达到效果,毕竟这不只是行为层面的事情,必须先解决内心的冲突,而后才能有所行动。否则,懂得了道理也落实不到行动上。建议你通过心理动力型心理治疗来进行探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6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