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心脏的五个听诊区
1、心脏的5个听诊区的位置如下:二尖瓣听诊区:位于心尖部,以及胸骨左侧第五肋间与锁骨中线交界处,内侧约0.5cm。肺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三肋间。三尖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2、心脏听诊时,医生通常会在五个特定区域进行。首先是二尖瓣听诊区,它位于心尖部,这是听诊二尖瓣声音的关键位置。接着是肺动脉瓣听诊区,它位于胸骨左缘的第二肋间,用于捕捉肺动脉瓣的声音。再者是主动脉瓣听诊区,它位于胸骨右缘的第二肋间,用于检测主动脉瓣的活动。
3、心脏的五个听诊区,是指心脏各瓣膜在开放与关闭时所产生的声音传导至体表最易听清的部位,一共分为五个听诊区。一是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位于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的交界处,即左乳头内0.5cm。二是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心脏杂音听诊特点
1、心脏杂音的听诊特点有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杂音,常见的有心尖区收缩期杂音,以明显的吹风样声音最为常见,心尖区舒张期杂音以隆隆样杂音为常见。主动脉瓣区有收缩期粗糙的喷射样杂音,第二心音有减弱伴有震颤,主动脉舒张期杂音的特点能够听到逐渐减弱的叹气样杂音。
2、Ⅰ级:响度很轻,听诊特点很弱,易被初学者或缺少心脏听诊经验者所忽视,不伴有震颤。Ⅱ级:响度为轻度,听诊时能被初学者或缺少心脏听诊经验者听到,不伴有震颤。Ⅲ级:中度响度,有明显的杂音,但仍不伴有震颤。Ⅳ级:响度为中度偏强,听诊时有明显的杂音,并且伴有震颤。
3、当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时,收缩期杂音通常会传导至左手边腋下和左肩胛下区域。 在二尖瓣狭窄的情况下,舒张期杂音较为局限。 对于主动脉瓣狭窄,收缩期杂音主要沿着颈部、胸骨上窝传导。 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杂音主要从胸骨左缘下方开始,并可能传播至心尖。
4、心脏杂音是心脏瓣膜病的常见表现,病变引起心脏杂音各有各的特点,特点主要在于响亮的位置、杂音的性质、杂音的强度、杂音是否传导,杂音在收缩期还是舒张期出现,还有杂音对呼吸、运动、***变化以及使用药物后的反应。
执业医考|心脏听诊之心脏杂音,附记忆口诀
1、特征:舒张期叹气样,递减,前倾声。位置:胸骨下左心尖区,二区清晰。伴随症状:呼末屏气更易闻。记忆口诀:舒叹递减心尖区,二区清晰呼末闻。这些记忆口诀有助于快速识别和理解各种心脏杂音的特征及位置,但实际应用中仍需结合临床经验和详细检查。
2、二尖瓣狭窄:杂音断续,舒张期隆隆声,局限在心尖区,P2音亢进,伴有开瓣音响和震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舒张期呈叹气样,递减,常见于胸骨下左心尖区,二区较清晰,前倾声,呼末屏气时更易听见。
3、掌握心脏听诊口诀 心脏听诊部分存在口诀,这些口诀是前辈们根据临床经验和心脏听诊特点总结出来的,有助于迅速提高记忆效果。例如:第一心音:“低而长,心尖部位最响亮。一二之间间隔短,心尖搏动同时相。
4、房间隔缺损 房缺杂音有特点,胸骨左缘二肋间。缩期杂音吹风般,p2分裂多无颤。室间隔缺损 室缺杂音有特点,胸骨左缘三四间。响亮粗糙缩鸣音,常伴收缩期震颤。动脉导管未闭 连续杂音有特征,粗糙类似机器声。动脉导管未闭时,胸左二肋附近听。心包摩擦音 连续杂音有特征,注意鉴别胸摩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