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发热寒战和疾病本身发热寒战怎么区分?
输液反应需要与药物过敏反应和疾病本身的发热鉴别。输液反应是输注的液体里含有致热源、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寒战、发热、体温可达41~42℃,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缓解后,如因细菌污染所致,还可能发生败血症。输液反应多为输注药品问题,所以常常是使用这批药品的患者都会发生相同的反应,而换成合格药品后则不会发生。
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与输液反应非常相似,但药物过敏反应是对输注的药物过敏,而发生的反应。过敏反应是特异体质造成的,因此同一批药品可能只有对其过敏的人出现症状,其他人不出现症状,换一批同样药物,还会过敏。另外,过敏反应常会伴随其他过敏症状,如皮疹、血管性水肿、皮肤潮红等。中药静脉制剂最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尽量少用。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发生都非常突然,而本身疾病造成的发热一般不会突然发生,体温是逐渐升高的,而且在输液前可能就已经发热,与药物的使用无明显相关性。
提问者在输液不到1分钟就出现发热寒战的症状,应该考虑输液反应或药物过敏。记住输注的药品名称,以后避免使用。
最重要的一句话告诉大家:有病需要治疗,但能吃药则不***,能***则不输液!别动不对就想“挂水”,过度治疗则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