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妈妈一到晚上就心里不舒服?
- 母亲过世快一年了,我白天正常工作,下班了就哭,感觉自己得了抑郁症,每天觉得昏昏沉沉,好痛苦怎么办?
- 小时候母亲是精神病,对长大有什么影响?
- 妈妈每次打电话都是跟我抱怨我爸爸,我心里很难受怎么办?
为什么妈妈一到晚上就心里不舒服?
一种可能是因为她白天承受了很多压力和疲劳,晚上放松下来后身体开始感到不适。
另一种可能是晚上是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思绪会开始涌现,可能会想起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担心未来。
此外,晚上的环境也可能对她的心情产生影响,例如光线暗、气温过高或过低等。为了帮助妈妈改善晚上的心情,可以尝试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放松的氛围,以及与她交流和倾听她的感受。如果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妈妈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建议。
母亲过世快一年了,我白天正常工作,下班了就哭,感觉自己得了抑郁症,每天觉得昏昏沉沉,好痛苦怎么办?
如此状态,可見你深爱母亲,感情真挚感人,但绝不能沉浸其中:斯人已去,我们要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怀念;只有最好的生活状态,才能告慰九泉之下的亲人!
亲人离世没有不痛苦的。先父病逝已近20年了,回忆老人家临终前被癌魔折磨得形销骨立的情境,至今仍然痛彻心扉。在父亲去世后的那些日子,老人家康健时伟岸的身影仿佛时常闪过眼前,睿智通达的教导也不时萦绕耳旁。梦中又见他一如往日的温和,坐在藤椅上,一手搭着椅子,一手握着拐杖,好像随时准备在院子里溜达溜达,……,忽梦醒,哪有我那和蔼睿智的父亲?那段时间,沉痛、怀念,还有对世事虚幻的失望,参透了生死,生活、生命于我仿佛失却了往日的意义。但是我又蓦地想起病榻前父亲对我的嘱托,临终前,他老人家忧心忡忡,放心不下双双下岗的姐姐一家,还有子孙不孝的年高堂哥,……。父亲去了,我可以怀念,可以久久重温他昔日给予我的温暖、关怀,但我绝不能因此颓废,因为这绝不是父亲所希望的。无论何时何地,哪怕天人相隔,父母总是希望他们的孩子努力上进、事业有成,过上体面、幸福的日子。
忘掉扰伤,实践先人的嘱托,过好生活,是对逝者最好的怀念;生命更替,是自然规律,其实我们在以独特的方式延续着亲人的生命。所以,为逝者,为我们的所生者,为我们的所爱者,履嘱托、担责任、尽义务,“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切痛苦比如昨日死,今日种种比如今日生。
题主您好,抑郁症有三大特征:
1、心境低落
2、思维迟缓
3、意志消沉
具体表现还有嗜睡或失眠的睡眠障碍、饮食状况的变化、情绪容易波动、负罪感、缺乏***、能量降低、自我评价低、运动障碍、无法集中注意力,严重的还会有躯体化症状、自残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您母亲去世令人难过,您现在所出现的情况在抑郁症之外还会不会有以下情绪上的原因?
1、出于安全感、温暖的情感依恋,有点感觉自己是母亲的一部分或者母亲是自己的一部分,生命中的支柱不见了。
2、无力挽回或者在母亲去世前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按自己标准衡量)而产生的愧疚。
单纯的抑郁症自我***康复方法在我的其他问答里面已经有了,我就不再一一赘述。
抑郁症有个底层的“自恋”机制,就是我相信xxx,所以我现在xxx,所以一定是xxx。
就我提出的两个因素如果存在,那是绝大多数人自己无法处理的,在理性和逻辑上解决不掉,您现在患抑郁症的概率很大,建议您及时就诊并接受治疗,在您所在地接受医疗服务和心理咨询同步进行效果最好。
祝老人家安好,祝您早日恢复。
以上仅供参考。
谁的父母谁想,谁的孩子谁养,这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真理,谁也改变不了的。
当时父母仙逝的时候,觉得家没了,悲痛之余觉得失去了很多的什么,但是捉摸不出头绪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的变老,想念父母的情绪却益发的高涨起来,有时让人难以自拔。
想起母亲白天下地,晚上在煤油灯下飞针走线。想起父亲白天黑夜在饲养院铡草喂牛,每有空时,又要回来喂猪喂鸡,照顾家里。在我的记忆里,从没有见过他们能够坐在家里,稳牌大坐的在那里休息过,而一直是忙忙碌碌的样子。
七十多岁,父亲还在坚持劳动,直到他第一次得了脑血栓,才真正的休息下来。但是他的心没有闲。每天不是给这家送蜡烛,就是给那家送火柴,凡是家里常用之物,还没等你用完,他就又给你送上门来。
我离父亲住的最近,每到周末,父亲都会拄着拐杖,一跛一拐的来到我这里坐着,说话聊天。每到吃饭时,他又步履蹒跚而去,从不在我这里吃饭,也不让我送他回家,自己默默的回去。看着父亲那摇晃的身影渐渐远去,我的心一阵阵抽紧,眼泪在眶里打转。
……
父母离开我快二十年了,现在的思念要比以前更为强烈。每到节日,我们吃着好饭,就会想起他们的苦难。真想去到坟上大哭一场,把自己的思念发泄。
孩子对父母的好处,想也想不完,对父母的思念,到老都不会变。
每一次,写这个,觉得特别的伤感!感觉自己的内心特别煎熬。总希望给别人,带去一些小温暖。
听过一句话:“最痛不过岁月无情,最恨父母白发双鬓
世间最难割舍的爱,便是母爱
亲人的离世,是我们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也是最难割舍的过程,往往心难平静。每触碰一处熟悉的地方都会想起来,那个背景总会在你的脑海挥之不去。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余华《活着》
在《活着》里讲述了:一位经历了家庭遭受[_a***_]以及亲人一个个在他面前离世的
的老人,最后只留下一头老牛与他相伴。他仍然努力的活着,我想这便是努力活着的意义。
痛苦的背后是无奈
每一年回家,老妈都会想着法子给我做好吃的,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为我们做上。每一样妈妈都精心为我们准备。
妈妈,每年都会到车站来送我南下。妈妈告诉我,只要我过的开心,她就会开心。
我只想告诉你, 你的快乐就是你妈妈最愿意看到的。
你可以花时间去思念母亲,但尽快走出伤心的领地。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让你妈妈以你为荣。
愿你做坚强的幸福者
每一个坚强者的背后都有一些无奈,我们除了坚强,别无他法。
杨绛说过:刚开始是***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去跑步吧,听说跑步可以让人忘记伤痛,当一人在转移注意力的时候,伤痛就会慢慢的减少,试着去做吧。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个思想独特的小猪,喜欢温馨带有温度的小故事,喜欢可以加关注哦!
一个家庭,父亲是顶梁柱,母亲是家庭温暖的核心。不幸失去一方,都会令人丧痛。你目前状态,是刚刚失去母亲最悲伤期,母亲之前的慈爱和音容笑貌,随着你的思念,不停浮现在你的脑海,每每想到这些,而今后不再,也不能与母亲相陪伴,就总是会越想越悲。也充分体现了你的孝心。
你白天正常上班,下班痛哭,说明你并不完全感性,有理智稳重的一面。由此可见你没有抑郁症,只是伤悲过度。
生离死别,有生必有死,无一例外,遵循的是客观规律,你必须充分认知并接受,这样会减轻你的伤悲。
人一生最可贵最辛苦的工作就是承担责任。你对母亲生前尽孝,就是对长辈承担赡养的责任,如果你做到了,今后就不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悔愧,这样你就会安心。
另一方面,承担责任的主体,肯定主要是活着的人,你的生活中还是父亲,爱人孩子,即使兄弟姐妹另有家庭,还可能有祖辈陪伴,这么多亲人,难道就不能占居你的部分情感吗?你下班就哭,看到你哭的人,都是活着的亲人,他们本来就情绪低沉,你的痛哭,只会让这个家庭更加悲悲戚戚。由此对活着的家人的爱,你就缺失了,也缺失了给家庭带来正能量的责任。任由自己个人的情感宣泄,你的感性偏多,作为成年人,更应理性稳重。
人的视界和情感不能只局限在个人小空间。想一想,别人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又不是你独有,都像你这样,你遇到有何情绪反映?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的家人怎么办?
时间会慢慢淡化你的思念和痛苦。
而现在你要做的,思念母亲没有错,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更重要。将责任担起来,将活着的亲人在你内心慢慢占据更多空间,说到底,将精力转向对活着的亲人的关心,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重心。这样你的心才会慢慢走向平静。
坚强些!
愿老人家天堂走好。
也希望你早日走出悲伤。
小时候母亲是精神病,对长大有什么影响?
说个,我朋友的事情吧,他9岁的时候,他妈妈受***,然后成了所谓的精神病,对他的影响,不能感受母爱,对亲情这东西很漠然,他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也许就是小时候在家里,习惯了。他是独生子女,家里没有其他姐妹,他做事都是自己作决定。总之,不完善的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很大。
妈妈每次打电话都是跟我抱怨我爸爸,我心里很难受怎么办?
妈妈说什么,你就那么一听,不用管他们,也不用心里难受!
中国人的婚姻大部分都是凑合着过的,而且摡率很高!你没有结婚,你不知道几十年平淡如水的婚姻生活的煎熬!
这种婚姻生活是一个常态,也离不了婚!你有时间给他们俩边说点宽心话,让老俩口子学会沟通和忍让!
余生不多,让老俩口子看看周围美好的事物,培养点老年爱好!出去旅个游,或者养个猫溜个鸟的,别两个人老互相盯缺点!
妈妈会抱怨爸爸,说明妈妈心里还是有爸爸的,如果说都不说了,可能那时候心里心理已经没有爸爸了,对爸爸没有了期许。
做为子女的我们,有时候要帮他们分析一下问题?真的是爸爸出问题了?还是因为妈妈觉得爸爸不爱自己了(女人都是希望自己的老公能一直都爱着自己,可能稍微没照顾到自己的情绪,就觉得男人不爱自己了)?
***如是爸爸出问题了,男人跟女人是一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也会有更年期,特别是退休人员,生活完全发生了改变,以前只要每天上班,下班回家吃饭就可以了,可是现在失业了,无所事事,整天在家里呆着会烦,没办法,所有的烦恼只能发泄到妈妈的身上,妈妈看到失业的爸爸,又会让爸爸帮忙干点家务活,这时爸爸心里更纳闷了,以前我什么都不用做的,现在怎么又叫我做这个又做那个,两夫妻矛盾就会越来越多。
***如是妈妈觉得爸爸不爱自己了,可能是爸爸最近有点忙,没有顾得上妈妈的感受,少了些关心,女人嘛都是容易胡思乱想的,这是可以跟爸爸沟通一下,让爸爸多陪一下妈妈,妈妈心情一好,啥事都没有,也有可能妈妈的更年期到了。
哈哈理解万岁,两个人在一起没有谁对谁错,只要彼此互相珍惜,互相包容,互相理解,日子才会过得有滋有味。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事实上我的问题正和你相反,我爸每次打电话都会抱怨一下我妈怎么怎么,所以很理解你的感受,每当这时你可以这么做,
1、让妈妈把要抱怨的事情说完,也可以和妈妈一起抱怨下爸爸,让妈妈把心中的不快都说出来,然后再宽慰下妈妈。因为这时,你妈妈可能只是想找个人倾诉下,发泄下心里的不满而已。毕竟,夫妻两个过了这么多年,其实彼此都是理解的,只是暂时心里不快。
2、找个时间给爸爸打个电话聊聊家常,顺便说下妈妈抱怨的事情,看看是否有误会,你是父母最亲的人,有时需要你适当给他们调节一下。
3、有时间多给爸妈打个电话,让他们知道你很挂念他们,父母年纪大了,有时很需要孩子们的关心。
总之,夫妻之间发点牢骚是很正常的,父母给孩子发发对方的牢骚也很正常,作为一家人,有什么说什么,不需要忌讳什么。生活本来就是在磕磕碰碰,打打闹闹中进行的。没必要为了这些难过的。这是我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微笑]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我们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能够承受得住这些抱怨。
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很有同感。
像别人说的啊,妈妈跟你抱怨,你就逗她开心,然后就听她倾诉就好了,那一次两次偶尔几次,我们可以去安慰她,可是如果每一次每一年都如此,自己的心里真的确实很难受。
以前我就一直活在这样的抱怨当中。
我以前每个星期都会给我妈打电话,每次打电话我都特别害怕,特别担心,又怕听到,这一次是她和爸爸又吵架了,还是她和我哥又闹别扭了,所有这些问题,我妈都会跟我说,我们的通话没有别的就是,她就是向我抱怨这些问题。
而以前每当我看到我妈不高兴的时候,我自己也就会变得很难过,也就不敢笑不敢开心。
就会觉得家人都在不高兴,我自己就没有资格开心。
后来我结婚了,家里人依旧是这样,本来我自己和老公开开心心的,但是一跟我妈打了电话,听到我妈和家人他们可能又吵架了,我自己都会难过,就会哭着和老公说,然后弄得我们也不开心。
有时候我真的不想当一个好孩子,不想当一个乖女儿,他们想吵架就吵架,但是我却从来不敢跟他们吵架,不敢大声说话,总是在劝他们,安慰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也真的挺累的。
后来每个星期给家打电话的日子就变成了我的魔咒。
去年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老师,他跟我讲了一下原生家庭的问题,他说如果每次每个星期给家里打电话,都给我自己带来负能量,那就把时间拉长一点,不要频繁的给家打电话,放过自己。
后来我就半个月,或者是20天再打一次,打完电话即使是听到了家里又发生了矛盾,因为他们每次每年的吵架几乎都是相同的问题,他们自己又不彻底解决,就总是在这些问题上绕来绕去。
我也就学会了,我可以倾听他们的烦恼,我也会安慰安慰他们,但是挂完电话之后,我还是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因为毕竟我也有自己的小家庭,也有自己的孩子,我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开心的氛围。
想让父母改变是很难的,他们争吵这么多年都无法解决,那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命运,但是我们也要为自己而活,如果我们改变不了他们,那就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让自己的承受能力变得更强大一些。
清官难断家务事,真的有些事情你想得明白,但是你做不到,我们都不可能断绝与家里的联系,那只能一边倾听,一边自己在安慰自己吧。
让自己不断的学习,自己不断的成长,也许我们学到的知识多了以后,比如说从书中看到怎样处理家庭关系,以后也可能更好地安慰父母。
难受在所难免,但家长的事情应该让他们自己解决,可以换个方向思考一下,妈妈只是想和你讲讲话,你可以帮她排忧解难,不必要太过于担心难受;又或者可以像姐妹那样,你和妈妈站一头这样就轻松多了。实在心里过不去,就让爸爸妈妈好好谈谈,敞开心扉就好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5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