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帮助精神病患者疏导情绪?
通常情况下,如果在初期出现了心理问题但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时间一久很大程度上它可发展成为“潜伏的”精神疾病!不同于心理问题的是,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和调节的方式解决,而精神类疾病必须接受专业治疗才能康复。
用如今高发的抑郁症来说,患上这种病很多人都会有自杀的想法。为什么想***,因为他觉得世界都是黑色的,没有希望,这是一种病而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不是一般人的心情不好情绪低落,仅靠心理疏导并没有什么作用,甚至让他们有抵触情绪。
应该如何正确帮助精神病人
1、要帮助疏导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被人理解而产生的愤怒。要在他情绪低落忧郁时,多加安慰引导,绝不可羞辱患者。一般来讲,以自自然然、不大惊小怪的态度,来与患者打交道,以理解的方式表示同情,这往往是最容易与患者交往的方式。
2、要尊重患者的尊严和人格。以居高临下的方式与之打交道,往往会加重患者的自卑感、羞愧感和忧郁感,是不可取的方式。
3、与***患者沟通,一定要简单、明了、清楚,尽量不用概念性词汇,不能用长句子。说的话要有实际指导意义。
4、不要用嘲讽的口气、批评的口吻去同患者谈话。身边的人需要极大的耐心、包容和爱来关怀、理解、支持患者,使他们能在医生的治疗下,在亲人、友人的关怀中,基本正常地生活下去。
每个人都可能患上情绪病,如果自己身边得朋友感觉很苦闷,希望大家可以引起高度的重视。多陪伴他们,给他们希望,及时带他们到专科医院就诊,很可能你就是在拯救一条生命!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关键还是多运动,多喝水,多接触正能量,在完全没有康复前不要接触或者过多接触社会阴暗面新闻以及人事,物理环境!让生活有规律,比如给患者建立生活台账,几点到几点做什么,把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安排***好,不要给患者留下有任何胡思乱想的机会!并且根据情况轻重缓急实行有效的监督!
需要耐心,抽丝剥茧,一点一点地去除心病。这个过程很漫长,需要很多付出,但好多家庭本身已经被生活压得喘不气来,根本没有时间和耐心来付出。但如果有一个非常通达事理,高情商的人,能够让抑郁症的病人敬佩的人出现,那么很可能康复也就是一瞬间的事,也就是顿悟,或者说是自身的低能量状态一下子被这个高能量的人提升了,所以要找到这样的贵人。再配合药物巩固,康复也是可能的。
不知道对方是谁。我是看人说话的。但这个问题很重要。首先对抑郁患者有一定深入的了解。一般善良心很重的人易患抑郁症。抑郁症状和狂燥症状、分裂人格症状,集为一体同时会出现。沉默是抑郁症,有的人不愿吐露的心声。因为他不信任所有人,又无力改变,只有承受。帮助他们不一定要讲什么大道理,散散心,音乐对开悟有帮助。如果一个善良友好的人与他谈心,他会想我说的这些事对方理不理解?即使理解了,给对方增加负担,没有改变现实的可能。如果对方只是应付敷衍随便聊,或者探测什么,抑郁患者会感觉出来,他会对自己说对方只是说说话而已,虽然心有不良,对我没有实际上是伤害,我还是忍吧,我是弱者。即使背后说我的坏话,我又能怎样?难道去***?坐牢后妈妈爸爸痛苦难过和家人丢丑现眼,不能这样做。抑郁症与现实环境有直接关系!抑郁症患者明确感觉到周围的环境压力。
长时间莫名恐慌、焦虑很可能诱发心理疾病,如何改善和缓解?
谢谢头条邀请!
首先,心病是万病之源,可见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对健康的重要性!
其次,人的一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件有八九件,高兴的事,也就二三件,那么办呢?我们尽量多想如意的事,让自己高兴起来!
还有,多交一些有正能量的朋友,遇事都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思考面对!
最后,早睡早起,有一个好身体,才面对一切事情!
长时间的恐慌、焦虑,已经属于心理问题了,距离心理疾病只是一步之遥。
心理不健康属于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还不是心理疾病。但是这已经接近心理疾病了。
凡是病都有个特点,就是有轻重之分。
初显症状就是轻,如果长时间没有痊愈,那就是重,或者比较重了。
问题中说,长时间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慌和焦虑。如果时间持续半年以上,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严重心理问题了。
当然,心理疾病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表现在语言上,思维断片,逻辑混乱。
有的人表现在行动上,没有安全感,坐立不安,东躲[_a***_]。
还有的人主要表现在情绪上,或者表情僵硬,面如死灰。
这些都已经是严重心理问题的表现,如不进行心理矫正,可能会出现不良后果。
心理治疗一般是针对心理问题比较轻的人,是那种在时间上断断续续两个月之内的人。
在他的情绪和观念还没有固化的时候进行及时调节和疏导,效果最佳。
如果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那就要到专门的精神疾病治疗部门去做全面诊断,并配合药物治疗了。
心理治疗的方式比较简单,只要本人愿意配合,同时家人比较注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情绪会出现明显的好转。
这里强调一点的是:凡是病都怕反复发作。
所以,治疗的时间可能不会很长,但是到达完全康复的程度,却需要较长的时间。
这期间不能有任何人或者事物去***他。
心理医生往往会嘱咐一句话:有什么话就说出来。
这是让他进行情绪宣泄。说出来比闷在心里好受。
心理医生对家属的告诫是:需要多多陪伴。
把话说出来就不会憋屈,心情会放松。有人陪伴,就不会孤独,就不会紧张。
把话说出来了,而且有人帮忙出主意,遇到问题了有人帮忙解决,焦虑情绪也就得到了缓解。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
心结打开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这是一个耐心活,一定要有耐心啊!
恐慌和焦虑是因不可见的威胁、对未来的否定性预想、不明朗的前途等事由而产生的忧虑、担心的情绪。它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思想方面。一旦我们陷入不安,思考问题时就会只会往不好的方面设想,眼中只看得见不好的事。这样就形成一种“灾难性思维”。
其次是行为方面。不安的情绪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在行动时畏首畏尾。
最后是健康方面。过分的不安使我们心情紧张,高兴不起来难以愉悦,过分的担忧会造成偏头痛,甚至造成食不知味、寝不能寐的情况,长期的紧张还会改变身体的微循环,损伤五脏六腑。
复原力正是改善和缓解恐慌、焦虑的专门办法。复原力被定义为面对逆境、困难或沉重压力时,自我适应的精神力和心理过程 。要摆脱恐慌和焦虑的情绪,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于恐慌和焦虑的情绪,要做到察觉、直面并接纳。
二、要驯服造成恐慌与焦虑情绪的的产生契机:臆断。
三、对于顽固的消极情绪,要做到适当的排遣。
排遣恐慌与焦虑情绪的具体办法有:三分钟正面呼吸法、身体扫描、驱逐藏在内心里的“担心犬”和“死心犬”、有效行动。
“三分钟正念呼吸法”是指将意识专注于呼吸,并持续三分钟,。具体的步骤正确的做法是:
1、使呼吸徐缓地进行;
2、将意识专注于呼吸气流;
3、使用腹式呼吸,使呼吸徐缓地进行。
“身体扫描”是指将意识遍及全身,如实感受自己当前的身体状况。这样会,使身体变得敏锐,有助于察觉体内流动的情绪易于察觉体内流动的情绪。具体步骤是:以放松仰卧的状态躺在床以放松仰卧的姿势躺在床、瑜伽垫等舒适的平台上,将意识集中在头顶,再慢慢输送到指尖、脚趾等身体各部位,就像医院做CT扫描一样。
担心犬”的特征是思想悲观,“死心犬”的特征是思想软弱。它们是藏在内心里的“歪曲的认知”,要驯服它们,排除它们的干扰。
最后就是利用有效的行动,让恐慌和焦虑的情绪无处藏身。有效的行动包括四个体系:运动系、音乐系、呼吸系、笔记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2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