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小猪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huangp1489 2025-05-01 6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 仔猪大肠杆菌病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确诊及防治呢?

仔猪大肠杆菌病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确诊防治呢?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猪的一种细菌传染病本病流行广泛,主要危害1月龄以内的仔猪,常发生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眼窝塌陷脱水死亡

一、临床表现(有哪些症状)

1、仔猪

小猪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小猪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①、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出现于1周龄内的哺乳仔猪,而且1-3日龄最常见,7日龄后极少发生。发病仔猪严重拉稀粪便***或黄白色水样,以脱水死亡为主;

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常出现于10-30日龄仔猪,发病猪粪便多为腥臭的灰白色粥样粪便;

仔猪水肿病胃肠水肿):通常出现于仔猪断奶后1-2周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发病猪头部水肿、发病突然、运动共济失调等,病死率很高,恢复后多以僵猪出现。

小猪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小猪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母猪

母猪出现产后三联征:乳房炎、尿路感染子宫内膜炎。本病会造成母猪***及产道炎症影响配种和使用年限,还会出现无乳或者少乳症。

二、发病因素

小猪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小猪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带菌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其排出的粪便场带有病原菌,仔猪舔舐被污染体表乳头就会导致感染;

2、环境因素:应激、湿度高、温差过大、圈栏污染等,特别是环境湿度大及头胎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生率更高;

3、应激因素:菌群失调、母源抗体低及各种应激因素都会导致发病。季节交替、阴雨季节、饲喂改变突然、仔猪抵抗力下降、去势与转群等应激因素。

三、控制措施

1、管理控制:常用消毒可以杀灭大肠杆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可以很好控制本病;产床、保育栏尽量空圈干燥1周时间

2、治疗方式:本场无耐药性的广谱抗生素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疫苗免疫母猪分娩前使用大肠杆菌疫苗提前免疫,这样可以为仔猪提供充足的母源抗体,是首选方案

最后,猪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控制带菌母猪及环境卫生即可很好的控制本病,对分娩前的母猪进行疫苗免疫是非常有效的方案。希望有帮助

仔猪大肠杆菌病一般发生在七到十五日龄的仔猪,急性腹泻,泻便为黄白色,仔猪消瘦,无神,不愿活动,并伴有轻度感冒,很容易让人误诊,治疗这种病可用,头孢拉定配合维生素B类药物肌注

猪场的实际生产中,仔猪从出生到出栏,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都会出现腹泻或者消化不良等消化道性疾病症状,仔猪大肠杆菌是在仔猪阶段比较常见,刚出生的仔猪,基本上是在一周内,会出现仔猪黄痢,两周到三周会发生仔猪白痢,6周之后会发生仔猪水肿病。大肠杆菌是猪肠道内的正常菌群,绝大多数是不致病的,只有一些可以引起疾病。所以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是大肠杆菌病中早发型, 在1周龄以内时仔猪发生,剧烈腹泻、排***水样稀便、迅速死亡。剖检时常有肠炎和败血症,有的无明显病理变化。仔猪黄痢在炎夏和寒冬潮湿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初 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比经 产母猪严重,随着胎次的增加,仔猪发病逐渐减轻。由于母猪长期感染大肠杆菌而逐渐产生了对该菌的免疫力

出生24h内仔猪最易感染发病。一般在生后3天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一周。最初为突然腹泻,排出稀薄如水样粪便,黄至灰***,混有小气泡并带腥臭,随后腹泻愈加严重,数分钟即泻1次。无呕吐现象。

在发现1头病猪后,立即对与病猪接触过的未发病仔猪进行药物预防,疗效较好。仔猪***用三针保健。注意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干燥,以减少发病。

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10日龄左右仔猪发生的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灰白色粥样稀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而致死率低。

本病一般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7日龄以内及30日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病。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及猪舍卫生有很大关系,气温剧变、阴雨连绵或保暖不良及母猪乳汁缺乏时发病较多。一窝仔猪有一头发生后,其余的往往同时或相继发生。

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病猪腹泻,排出白、灰白以至***粥状有特殊腥臭的粪便。有时可见吐奶。除少数发病日龄较小的仔猪易死亡外,一般病猪病情较轻,易自愈,但多反复而形成僵猪。药物预防可参照仔猪黄痢的预防方案。

仔猪水肿病

该病多发于仔猪断奶后1~2周,多发生于断奶后的[_a***_]幼猪,特别是气候突变和阴雨后多发。据观察,水肿病多发生在饲料比较单一而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猪群。

临床特征盲目行走或转圈,共济失调,口吐白沫,叫声嘶哑,进而倒地抽搐,四肢呈游泳状,逐渐发生后躯麻痹,卧地不起,在昏迷状态中死亡。眼睑或结膜及其它部位水肿。病程数小时至1~2天。合理搭配日粮,防止饲料中蛋白含量过高,适当搭配某些青绿饲料。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您好,我是于小于,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肠炎,肠毒血症等多种临床症状,由于猪的生长期和引起发病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差异,由此引起疾病可以分为仔猪黄痢疾,仔猪白痢两种。

1,仔猪黄痢,是由致命溶血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初生仔猪常发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7日龄以内的仔猪最容易感染,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新建的猪场,以及从疫区引进过种猪的猪场。

症状:猪剧烈腹泻,排***或灰***带小气泡并有腥臭味的水样粪便,几分钟即拉一次,后躯及尾巴沾满污粪,口渴,精神沉郁,停滞吸乳,无呕吐现象,严重脱水,身体消瘦,双眼下陷。肛门周围和腹股沟等外皮肤发红。昏迷而死,病死猪因严重脱水而显得干瘦,皮肤皱缩,***松弛,剖检十二指肠炎症严重。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配置,尽可能满足母猪的营养需要;应用疫苗进行防治,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疫苗,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母猪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效果较好;治疗常用药物有氯霉素,土霉素,新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等,全窝治疗。

2,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以内的仔猪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引起仔猪白痢常和各种应激因素有关,如没有及时给仔猪吃初乳,母猪泌乳量过多,过少,母猪饲料突然更换或者配合不当,气候突变,猪舍阴冷潮湿等。

症状:该病主要症状是腹泻,排出灰白或者白色的浆糊,浆状有特殊腥臭味的粪便,体温和食欲无明显变化。怕冷,拱背,皮毛粗糙无光。发育迟缓,逐渐消瘦,一般为3-7天左右。

治疗:加强饲养管理,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配置,尽可能满足母猪的营养需要;猪仔应提早开饲料且营养要均衡,加强运动,补足饮水,增加抗病力;减少应激,注意环境卫生。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祝您财源广进。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病,主要引起仔猪黄白痢,导致仔猪腹泻,脱水,消瘦,死亡。


仔猪黄痢:主要危害出生1~7天的仔猪,其特征是排出***,稀糊状粪便,传播率和死亡率非常高。

仔猪白痢:出生10~20日龄发病。患猪排出白色,腥臭,糨糊状粪便。病猪消瘦,皮毛粗乱,发育迟缓。最后形成“僵尸猪”。

确诊可以用大肠杆菌快速检测试剂盒和实验室送诊。

防冶:以预防为主,治疗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

首先预防:一,母猪怀孕期就可以打疫苗进行母体免疫。

二,抗生素保健,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三,仔猪生下来就可以打疫苗,二次免疫。

发了病怎么办?总的说,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具体怎么做,如下:

一,消毒

1,人员衣物的消毒,衣服要至少一天换一次。

2,猪舍物品的消毒,批次化管理,搞完一批后,猪舍与第2批要用的物品,要同时进行熏蒸消毒。熏蒸方法,在密封的环境下用2份福尔马林与1份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比例2:1)

3, 猪只的消毒,每天至少一次带猪消毒,用碘,氯等制剂喷雾消毒。

二,隔离

1,人不串岗。

2,物品,窝与窝之间不要重复使用。 (如针头、饲料)

3,健康猪只与患病猪只隔离,防止病原体传播。

三,卫生

搞好猪舍内外的卫生。猪舍内至少一天一次,猪舍外,可一星期一次。

四,药物治疗。

1,轻度脱水的腹泻仔猪,料槽及时添加盐水。

2,中度脱水的腹泻仔猪,用灌服葡萄糖盐水。

3,重度脱水的腹泻仔猪,用腹腔补液。

4,最后再结合抗生素治疗,如用安诺沙星,土霉素等。

以上就是仔猪大肠杆菌的症状及确诊、防冶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1183.html

相关文章